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师随笔 >教学观摩交流随笔

教学观摩交流随笔

时间:2023-10-24 18:10:01 教师随笔

篇一:教学观摩交流随笔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的感受,那就是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以前在乡下教学的时候很少有机会到外面听课学习,感觉自己的教学就是坐井观天、闭门造车。

通过这几次学习,我听了不少专家名师的现场做课以及讲座,感觉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很多长处值得我学习。我感觉每个人年龄不同,性格各异,讲课的风格也各有千秋,我想根据年龄层次分别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先从老前辈说起。印象最深的就是支玉恒老师,他今年75岁了,但精神矍铄,依然活跃在讲台上,并且笔耕不辍,这种精神让我感动、钦佩。他的教风朴实自然,落落大方,真是天然去雕饰。他在讲课过程中,没有以老前辈自居,而是和学生亲切交流,拉近距离,并不知不觉中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气氛中去。他对教材的理解透彻挖掘深刻,并在讲课过程中灵活处理教材,引导学生学习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课外知识,遇到学生易混易错的生字时,当场讲解纠正,加深学生印象。这和我们在讲公开课时争议的,哪些该讲哪些不该讲不同,任何知识点,只要学生掌握得不牢固,都可以再加以练习,不要过分拘泥于课堂结构。

张化万老师,也是一位老前辈,今年69岁了,依然精神饱满。他讲的是一节作文课,指导学生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他先让学生交流,自己心目中谁特点鲜明,有哪些鲜明的特点。学生纷纷回答,有足球迷老爸的,有爱打扮的妈妈的,有冰块老师的,有调皮可爱的弟弟妹妹的等。接着让学生交流对谁的回答印象最深刻。又指导学生拟特别的题目引人入胜的开头,再让学生抓住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例,教给学生选取材料的方法,比如,怎样从细节上描写,和人物关系不大的内容可以省略不写。写的过程中,又对学生讲解写作文的第一要求,如写字工整、语句通顺、用语准确等。学生写完后,让学生当堂念自己的作文,并让同学们点评,并讲了点评方法,如先夸夸别人,再帮他找找问题。这一节课,学生始终紧张而兴致盎然,从中学到了习作方法,我们也感受到张老师的善于指导,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张老师的讲座,也让人学到了很多,他通过举行各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指导学生写出真实有趣的作文,避免假大空,并提出“人格觉得文格”的观点。这节课收获很大。

再说说少壮派的代表人物。首先,我想说的是王崧舟老师,他是被称为大师级的人物。他在武汉讲的是《去年的树》,在大连仍然讲的是《去年的树》。他倡导的是诗意语文的教学理念,他的声音充满磁性,娓娓道来,他的课件设计充满诗情画意,配乐凄美动听,很煽情,在讲课过程中,当他看到学生泫然欲泣的瞬间,赶忙关掉了音乐。他的引导启发循循善诱,教材讲解由浅入深,最后的结尾又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在整个过程中,真的让人感到诗意涌动。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进行写话练习。让学生带着想象去感悟童话的魅力,并感受《去年的树》平淡简约的叙事风格,体味作者留白的意味。从他身上,我看到了温文尔雅的大师风范。很可惜,他两次讲的是同一节课,很希望能听到他不同的课,领略他别样的风采。

下面,我再说说叶秀萍老师的低年级的识字课。我一直认为低年级的识字课是比较浅显易懂的,从她的课中,让我看到了识字课也可以加深的。她在讲课过程中,加入了汉字演变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汉字的来源,并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从汉字演化中加深了对汉字的印象,促使学生牢固认识汉字。她的课堂轻松活泼,通过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认识生字,给生字组词。这些都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武凤霞老师,是我们河南人,她是一个非常善于钻研的老师,写了不少语文教学方面的教育专著。她的课,带有河南地域特点,跟咱们现在举办的优质课观摩课有相似之处,让人有一种熟悉的感觉。在课堂上,她思路清晰,语言生动流畅,善于用自己的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说完了少壮派,我再来说说后起之秀。印象最深的是来自江苏常州市局前街小学的许嫣娜老师。她是学校的业务校长,对小学低年级段的教学很有研究。她的课曾多次获得全国特等奖。她一共上了两节课,都是二年级的课,一节是《荷叶圆圆》,一节是绘本故事《纸马》。她的课生动活泼,充满了童真童趣,在讲课中,她把自己变身为孩子,语言语气都很吸引学生。特别是她用变魔术的形式开头,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给调过来了。她在讲课的过程中,针对低年级学生的特点,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也注意随时组织课堂纪律。比如,让学生读两遍课文,第一遍读完后对老师点点头,第二遍读完后坐端正,老师对他点点头。识字教学融入到学习课文中去,引导学生用最简洁的方法去记生字。她在讲课过程中积极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课文,发展学生的感受力、理解力和想象力。

后起之秀中又一个杰出人物,就是管建刚老师,他来自江苏苏州,他一出场,就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不管从穿着打扮还是语言风格,都接近娱乐节目主持人,非常具有煽动性,课堂驾驭能力也很强。他讲的是《春联》,这一课属于说明文。一般说来,说明文属于比较枯燥的体裁,不易上得生动形象,充满活力。然而,管建刚老师做到了。他在讲课过程中,比较注意指向写作方面的指导。我们学一篇课文,不仅仅是让学生了解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文本的学习,来学写此类文章。他除了引导学生了解和春联有关的知识,还引领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样选材,这样选材有什么好处。从而,提醒学生在写作文时也要注意选材。

以上就是我对外出学习的一些感受。从专家名师的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很多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实际,根据自己的悟性,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这是我以后要努力的方向,但是,我觉得自己资质愚钝,可能学得只是一点皮毛,不过,只要努力,就会有收获吧。

篇二:教学观摩交流随笔

虽然只有短短两天半时间,内容却是丰富多采,包括演示课、讲座、教师互动三个板块。名师们以他们匠心独运的教学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生动活泼的语言、诙谐有趣的神态、随机应变的组织教学能力深深地折服了与会的一千多名来自五湖四海的老师。每位名师都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敏锐地捕捉学生在课堂中的每一次思维灵感的闪现和稍纵即逝的教育契机,不着痕迹地加以指导、点拨、放大。学生则是积极参与、沉浸课堂,听说读写,样样拿手。我不禁感叹:语文课堂原来可以如此美丽!听课回来,重新审视自已的课堂,我觉得我也应该在平常的课堂中融入新的理念、新的课标精神,让我们平常的家常课也生动、有趣起来!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

第一、钻研课标、吃透教材、把握语文的本质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一门研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薛法根老师在《好课的秘密》讲座说:“语文教学要走教学的正道,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语文教学要培养运用语言、创造语言的人,而不是研究语言的人。”的确,本次演示的十三节课,不管是绘本教学、口语交际还是作文指导与课文内容教学,都体现了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重视语言文字的动用。北京市东城区教育研修学院的王文丽老师展示的《祖父的园子》,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她让孩子们充分地读,充分地品。像“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黄瓜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个瓜也不结,一朵花也不开,也没有人问它。玉米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蝴蝶随意地飞,一会儿从墙头上飞来一对黄蝴蝶,一会儿又从墙头上飞走一只白蝴蝶。它们是从谁家来的,又飞到谁家去?太阳也不知道。”这些能充分体现萧红作品语言特色的句子,王老师是让学生反复地读,细细揣摩品味,了解文章的语言特色,然后让孩子充分的说句式相似的句子,如:祖父__,我就__;祖父__,我就__。在说的基础上,再让孩子写相似的句子。如:让孩子们仿写“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在说话似的”这句话。孩子们就写出了“树结果了,就像在聚会似的。花谢了,就像睡着了似的。树绿了,就像穿上了新衣似的。玉米长高了,就像在跟谁比长个似的。蝉叫了,就像在发牢骚似人……”王老师扎扎实实地落实语言文字,让学生会说会写。

第二、不同体裁、不同类型、不同教法

语文应该教出文体与文本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尊重文本的体裁、类型,如散文侧重情感的感悟,诗歌侧重于语言的美感与韵律感,而小说则侧重于情节和人物形象,绘本的教学则侧重于引导想像与训练说话。如《咚咚咚,是谁呀》是则绘本故事,这就需关注绘本故事的特点,用好绘本,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想像,让他们充分地说。林莘老师就是这样做的。她出示了五幅图,都先出示遮住一大部分的图,让学生认真观察,发挥想像,猜猜它是谁。然后又让孩子们用“我觉得它是谁,因为……”的句式同桌小声说,再小组汇报。在此基础上出示绘本内容,指导孩子读,然后再让他们仿照句式写。整堂课下来,学生的听说读写,没有一项落下,非常符合绘本的特点。再如骆应华老师执教的《穷人》,骆老师整堂课抓住小说的环境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骆老师先让学生找出第一段中环境描写的句子,让学生横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竖着对比体会人物内心惶恐的不断加深。从而得出:环境描写,映照人物的内心;心理描写,直击人物内心。这就是托尔斯泰的秘密,这就是托尔斯泰式的心理描写。洛老师整堂课也牢牢地抓住小说的两大要素来教学。

第三、指导朗读、层次分明、方式多样

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的指导。朗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朗读,二是学生的朗读,三是老师对文本和关键词语的理解和处理。老师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并引导学生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是一种美妙的境界。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学生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就证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理解了,对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出来了。把课文的内容和感情通过自己的声音再现出来,这是一种再创造,是赋予作品以生命。全国著名教师薛法根执教的《剪枝的学问》一课在读这方面尤为突出。薛老师整堂课甚至没用多媒体,只用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语文书,引导孩子有问题从书中去找答案,不理解了从书中去读。他的口头语是:“看书、看书、看书!”并美其名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剪枝的学问》这一课堂,薛老师让学生初读课文,找出“我”几次去王大伯家,圈出“去年冬天的一天”、“春天到了”、“夏季”这些表示时间的词,然后让他们说在这些时间里,“我”看见了什么?再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这样就读懂了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让学生细读文章,边读边圈出心理活动的词,指导学生了解“着急地问”要读得语气急、声音大、语调往上扬。还指导学生分清叙述语和角色语,让学生读出不同年龄角色不同的感情,让学生了解叙述语要读得娓娓道来的感觉。薛老师反复引导朗读,有序地引导熟读成诵。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薛老师指导朗读在一个学生身上花了五分钟,并让大家一起目睹了这孩子朗读能力的飞跃进步。薛老师说,每天至少要花五到八分钟在一位学生身上,每天抓一位学生,一年下来,每位学生都得到有效的指导。薛老师那炉火纯青的教学艺术,诠释了《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听薛老师的语文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一种艺术的享受。他的课堂开放而有序,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得那么主动、生动,在课堂上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感受着语文的无穷魅力,自始至终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师生能读得入情入境的语文课堂,一定是充满生机、充满灵性、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

第四、风格各异、细心聆听、锤炼提升

聆听课堂,印象深刻,因为每个执教的老师都形成自身独特的适合自己的教学风格。王文丽老师追求言语与情感共生,薛法根老师讲究回归语文本质,林莘老师进行静悄悄地课堂革命,张维娜和陈金龙老师用学生活动体验来指导学生写作,何捷和欧义赐老师用绘本训练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王梁贤和冯巍老师则把思维导图引入课堂。我在感喟名师在课堂中的那份沉稳,那份大气外,也为他们背后的付出深深感动。在享受他们辉煌的同时,我想,更应学习他们对课堂教学的态度,对于语文教学的执着,这样,才能让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走得更远!

篇三:教学观摩交流随笔

3月30日至31日,我有幸和另外四位温泉镇的英语老师参加了在南昌市南师附小举办的全国小学英语课赛课一等奖精品课展示观摩活动,聆听了6位全国名师的六堂英语精品课和六堂关于小学英语的讲座。下面我就从每位老师说说我的感受吧!

听了6位名师的精品课,打破了我心目中的名师“神课”,他们也会像我们这些普通的老师一样出现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虽然这次听课低于我的期待值,但是细细回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每位老师,每堂课不也正是这样吗?反观每位名师都有自己的风采,每节课都有自己独特的亮点,让我享受了一场华丽的缤纷的视听盛宴。

3月30日上午8:30,是来自广西柳州市太露小学校长,小学英语教师韦健执教的一节四年级沪教版阅读示范课Unit 5《My friend》,该课是围绕自我介绍朋友展开的。学习内容贴近生活,通过自我介绍,介绍朋友,欣赏朋友建立起他们的自信心和朋友之间的认同感。听完她的课后,给我的感受是韦健老师备课充分,时间把握的非常准,重点突出,处理好智能培养与情感教育的关系,着眼于全面素质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在于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为学生在课堂上除了接受知识,还带着自身的情感。在课堂上,他们除了与教师交往以外,还有与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因此,学生课堂学习远不只是学习知识,还有提高自己的能力学习审美情操培养个性等。她的讲座是《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英语阅读中落地生根》,听了她的讲座不仅让我明白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还让我懂得如何素养落地。

上午10:20,是由名师黄俐执教五年级绘本阅读示范课《Handa’s surprise》 。该课以精美的PPT辅助,开展了一个关于”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What did you see?”游戏导入绘本,极大地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能够根据图片提示听懂故事,黄俐老师根据故事内容和学生一起归纳出了一个思维导图,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理解故事内容并理解文中难点单词,不仅如此,学生还学会运用形容词形容不同的水果并猜测他人的喜好。整堂课最后进行了角色扮演,学生们融入其中,感受故事的灵魂,明白人生会遇到许多意外,要积极面对,意外就会变成惊喜,也了解了非洲,形成了多远文化的意识。她也在讲座中表明英语教育的目标是用英语“学文化,启心智,达智善”。但我个人觉得有点小小不足的是该课拖堂了四五分钟,绘本教学内容单词偏难,全英文教学有些话对于学生来说难以理解,课堂中部分学生跟不上节奏,我想这课放于我的课堂教学,对于三年级起点的学生来说可能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下午2:00,是来自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周亚文老师执教的一节五年级绘本阅读课《Say “No”to Bullying》,听完她的课后,我有一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的美妙感受。诗一样的老师,诗一样的话语,语速平稳,吐字清晰,教师精炼的语言深扣学生的心弦。原本很难理解的阅读文本,教师通过思维导图层层推进,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阅读绘本,理解文本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还多次留白,引发学生的思考,既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学生角色带入,以Jerry的口吻复述两个不同的情绪经历走进绘本,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感情,感悟霸凌问题的严重性并学会思考如何解决霸凌问题的方案。最后黄俐老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宣言时,水到渠成地升华了这节课的主题,充分展示了一节独具匠心的观摩课。她的讲座《谈核心素养下绘本阅读的几个维度》充分的在本课展现出来,让我幡然醒悟。

3月31日一大早,迎来了阵阵春风,蒙蒙细雨。我们五行人再次来到南师附小听了来自珠海市斗门区第二实验小学赵刚老师执教的上海牛津小学英语(三起)四年级下册Unit10《My garden(Period 1)Two seeds》、来自清华大学附属小学英语教师黄耀华执教的六年级阅读示范课《Left Brained or Right Brained 》以及全国名师马东方执教的六年级绘本阅读示范课《The Giving Tree》。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赵刚老师,听了他的讲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下的目标有效计划》让我对单元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认知,切不可“断章取义”,每个单元之间都有着层层递进的关系。他认为教学中坚持以学生的眼光看课堂,与学生共学共成长。他的课堂教学中,板书并没有向其他老师那么炫彩夺目,课时也没有把握好,打破其他名师的全英文教学,还清楚记得当学生们回答得非常棒时,赵刚老师回了一句“I am proud of you。”学生们顺势说了句“Thank you”,赵刚老师话风一转,用标准的幽默的口吻问道,“我就不信你们明白‘I am proud of you。’是什么意思。”果然学生们回答错了,在座的学生和听课老师都哄堂大笑。可是我记得很清楚在昨天的课堂中黄俐老师也用到了这句话,她所教的年级比该班低,让我深深反思黄俐老师的那堂课孩子们真的听懂了嘛?全英语教学真的不能渗透一点中文嘛?我想赵刚老师给了我答案。相比其他老师,他的这堂课尽管拖了足足10分钟,他的板书还那样普通,可我不想下课,因为他的课堂风格幽默,充满激情,加上教师流利的口语、丰富的表情和动作,这样的气氛非常能感染学生,使学生角色朗读的时候有了感情升华,模仿两颗种子惟妙惟肖,打造了一节非常优秀的模音课。

再来说说黄耀华老师吧,她的课件做的和其他几位名师一样,非常有趣美观,很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和激发学生的兴趣。但是有一点小瑕疵,她的课件中途播放不出来,整堂课中部缺少课件的辅助,课堂气氛略差了点,上课速度偏快,就可能存在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理解上存在差异。后面设置的小游戏很带感,与所学内容相辅相成,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左右脑对自己的影响。

最后说说马东方老师吧,我也很喜欢他的上课风格。和赵刚老师有异曲同之妙,让我意识到教师不仅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要具备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素养。在教学过程中他弹唱歌曲热身破冰,与学生们相互熟悉,引起了学生对老师课堂的兴趣,在通过老师讲述个人的例子,让学生初步感受句型,“He would…”过去常常,让语法在情境中渗透和运用。他利用绘本的封面往往会蕴含着很多内容,大胆让学生去观察,描述,预测,提问,很好的让学生初步感受课文。最后让同学们在唱的过程中巩固了所学内容,整堂课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他的讲座也在本课中很好的渗透出来。

时间如白驹过隙,两天的学习活动很快就结束了。他们对小学英语教学研究的激情与执着深深地感染了我,让我明白了英语课堂绝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以及学以致用时随之而来的幸福与喜悦。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本次所学到的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取长补短,运用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英语课堂有所进步,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的幸福乐园!

篇四:教学观摩交流随笔

12月2-3日本人和我的同事有幸被学校派往__参加由《小学教育研究》杂志社举办的小学数学名师经典观摩课活动。本次活动邀请到全国各地名师数人,如__市特级教师__老师、__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__教授,还有__省特级教师__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__教授,__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__教师等12位。参加活动的几百名老师来自各个省市地区,虽然活动时间安排紧密,但名师们的教学和讲座都非常精彩,给我们来学习的老师带来的精神大餐让我们记忆深刻。

活动开始由__老师带来两节找规律一节是六年级《斐波那契数列》,他在引导学生思考合作学习,采用尝试方法,有步骤、多角度的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中语言风趣幽默,以及丰厚的知识底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还有一节是一年级的《找规律》他根据一年级小朋友的特点从初步认识规律、到找规律、再到用规律最后是感受规律教师的行序渐进收放自如,使学生们更加喜欢数学,并进一步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__教授的讲座《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也是值得我们广大教师是深思。__教授在分析了多年课改所存在的“钟摆现象”之后,明确指出,一线教师只有“以不变应万变”,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做一个真正的好教师。因此,立足专业成长,关注基本问题,才是教师成长的正确路径。

特别是贲老师讲座《十年反思的力量》主题,贲老师的讲座,言简意洁,幽默风趣,他用自己切身的经历介绍了两个十年的反思历程,就什么叫反思、为何用文字反思、反思写什么、怎么用文字记录四个问题进行了阐述。贲老师是个坚持的人,他认为反思就是反反复复的思考、反思是正过来反过去换个角度思考、反思就是回顾;贲老师也是个执着、平静的人,他期望能在辛苦中寻求工作的快乐,虽然工作辛苦,但不心苦;贲老师还是个充满智慧的人,他认为反思可以写亮点、败笔,还可以是意外;反思可以用最直白的纪实加上自己的思考,也可以是随笔。反思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意识。

一个多小时,一个个精彩真实的案例,让我们感受到反思能给日渐贫瘠的心灵以丰富温暖的慰藉,反思能给平淡无奇的日子以清新亮丽的感动。

一个多小时,我们感受到了反思的力量,也看到了反思对教师职业成长的巨大作用。

通过这次的学习,本人更深切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制定学习计划,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提高对数学的整体认识,发展学生的能力和应用意识,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的联系,注重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的科学观的形成。在日常教学中,更新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做一名真正的好数学教师。

篇五:教学观摩交流随笔

12月3—4日,__学院西校区。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名师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观摩会”,通过听专家讲课和学术报告,我受益良多,深刻感受到名师课堂的风采和教学艺术。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__老师的《乘法分配律》一课和报告《运算律教学的若干思考》。

__老师现任__市__教育集团副校长,身为一个南方人,我明显感觉到他的课和北方老师的课不同之处。他语言幽默风趣,行为举止有些滑稽可笑,和学生零距离的沟通交流,像流水、像微风一样的课,细微之处尽显名师驾驭课堂的功力和教育智慧。由于课前和学生互动费时较多,加之会场状况不佳,__老师这节课有些超时(用时大约1小时),但是在下课后学生仍然舍不得离开,这就表明了学生乐学、愿意学,而且不感到学习是种负累。刘老师营造的课堂氛围轻松自由,学生在不紧张的状态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探究乘法分配律的教学中来。老师在这节课中是一个引领者而不是传教者,其教学环节设计合理、环环相扣、水到渠成,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眼、手、口、脑、身体并用,课堂参与度很高(几乎每个学生都有发言),老师对出错的学生也只是善意的“幽他一默”,学生并不感到尴尬甚至害怕。刘老师能很好地利用教学中的生成,他的课和教学预案并不完全一致,正应了那句话“所有的好课都是生成的课”。

听__老师做报告也是一种享受,他话语幽默风趣,举止形象生动,在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中向老师们呈现出“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重要性。作为一个年轻教师,我深刻体会到要抓准“教什么”有多困难。我任教的是一年级数学,由于大部分学生在入学前都经历了一定的学前教育,对于一年级的知识或多或少都掌握了一些,这就给教师出了不少难题:对于这些知识,有哪些同学已经完全理解并掌握了?有哪些同学还一知半解?而一知半解的同学,又是哪里知、哪里不解?知多少、不解多少?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在一堂课中让未会的学生掌握理解,让已会的学生有所提高?……正确处理这些问题,是使课堂有效、优效的前提,也是我今后教学中需要努力的方向。

在这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期待自己有长足的进步。